焦裕祿去世后,唯一的遺物是他在大連工作時買的一塊瑞士羅馬牌舊手表,這塊手表既是留給大女兒焦守鳳的,也是留給焦家兄妹六人的傳家寶。 焦守鳳愛這塊表,就像愛父親,每次看到這塊手表,過往的一切似乎又...
蒲松齡與孫蕙絕交,源于一封書信《上孫給諫書》,這封書信是蒲松齡有感于孫蕙的親族、奴仆仗勢武斷鄉曲、橫行霸道而寫給孫蕙的。書信的主要內容是勸說孫蕙“擇事而行”“擇人而友”“擇言而聽”“擇仆而役...
朋友有許多類型。患難、酒肉、知心、知音,是從交友的基礎來分的;一面、泛泛、莫逆、刎頸,是從友情的深淺來分的。酒肉朋友自不可交,而知心、知音亦未必不是臭味相投者的自詡;一面之交固然無多大裨益,...
“吾族有畏天家學,愛人之學,謙虛樸素之學,后世子孫能以畏天為學,愛人為道,謙虛樸素為家風,庶幾無隕。先人之訓矣。” “人患不讀書,不患讀書而君相不知。人患不學道,不患學道而仙佛不渡。人患不積德...
淄博市周村區絲市街有一座狀元府,狀元府分前后兩院,兩個院落之間有一座磚木結構的二層樓,人稱狀元樓,它的主人就是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(1688年)的武狀元王應統。(加) 王應統(1664—1715),祖籍山東長...
圖為演出現場 金秋時節,由中共淄川區紀委、淄川區監委主辦的“清風廉韻”廉政文化巡演在般陽大地上演,所到之處,好評如潮,有感而作。 一聲阮,般陽巡演夜不眠,舞臺上下盡歡顏。廉潔勤政,時代呼喚,干...
“貪腐”,古已有之。三百多年前,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就已將“刺貪刺虐”的矛頭直指它。 蒲松齡自謂先人有盛德之名,并立志讓這一高潔德行在蒲氏血脈中世代傳承,于是抄錄、總結了大量名言警句,集結成書,謂...
清朝名臣于成龍在二十三年的宦海生涯中,始終清廉自守,多行善政,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深得百姓愛戴,百姓稱頌他“于青菜”、“于青天”, 被康熙皇帝譽為“天下廉吏第一”。他名為官,實為仆,真真正正...
淄川,古稱般陽,根據史料考據,最早設縣建城于秦漢時期,至今已有二千二百余年。人杰地靈的般陽城,千百年來先賢輩出,張閣老張至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。 張閣老,即明萬歷年間首輔大臣(宰相)張至發,...
一張機,春江水暖鴨先知,規范言行有所依。責任清單,條條明晰,字字含珠璣。 二張機,雷霆驟雨不停息,“兩個責任”壓緊實。考核問責,上下如一,蓮花心所期。 三張機,清風幽幽寄情思,紀律在前心謹記。...
一位退休的領導干部曾深有感觸地說,為黨工作幾十年,經歷過重重誘惑的考驗,也曾在別人眼中的“油水”崗位上待過,之所以能安享晚年,靠的是常跟自己“過過招”。在一次次“左手”與“右手”的掰腕較量、...
畢道遠,字仲任,號東河。生于嘉慶十五年(1810),卒于光緒十五年(1889),原籍為淄西萬家村(現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萬家村)。 畢道遠為清道光乙亥(1839)舉人,辛丑(1841)進士,歷任翰林院庶吉士,山...
提起《聊齋志異》中諷刺貪官污吏的篇章,《續黃粱》是絕對不能被錯過的。 “黃粱夢”一詞出自于唐代沈既濟的《枕中記》,講述了不得志的盧生在途經邯鄲時遇到了道士呂翁,盧生向呂翁傾訴煩惱,呂翁便拿出一...
趙振業(1588—1671),字在新,號暨垣,原益都縣顏神鎮人(今博山區馬行街人),是清代詩人趙執信的曾祖。趙振業生于明萬歷16年,卒于清康熙10年。一代帝師孫廷銓為其撰寫碑文,記載了趙振業的生平、事業...
蒲松齡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,流傳下來的作品很豐富,最經典的莫過于《聊齋志異》,而這也奠定了他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地位,為后世大眾所熟知并深受人民喜愛。作品繼承和發展了我國文學中志怪傳奇文學...
蒲松齡的寫作才能不同于常人,他塑造的鬼狐世界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深邃的思想內涵,將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貪婪暴虐諷刺的深入骨髓。《促織》堪稱刺貪刺虐代表作之一。 “促織”,蟋蟀的別稱,又名“蛐蛐兒”...
清朝末年,周村區出了一個與焦裕祿同籍、同姓、又同是地方官的清官良吏。他從政一生,力戒貪婪,不謀私利,不置恒產,時時想到老百姓,勤勤懇懇為老百姓辦實事,被時人譽為“正性直節,勇于為善,潔己愛民...
“我們先來進行一場小測驗,我提幾個簡單的問題,大家不要緊張。六大紀律和五種紀律處分能不能說全?你們幾個年輕的說說吧。” “政治紀律、工作紀律、廉潔紀律、生活紀律……記不全了”幾個年輕干部臉紅了...
近年來,淄川區紀委主動適應執紀問責新形勢,把握執紀審理工作職能定位,抓住紀律審查重點,堅持“四種理念”嚴格依紀依規審理案件,規范執紀審理工作。 堅持“準確定性”理念,發揮審理“審判庭、執法隊”...
風云際會新時代,全黨共襄十九大。 不忘初心得始終,牢記,高舉旗幟擔使命。 回首改革四十載,自信,華夏追夢還復興。 吾儕堅定跟黨走,奮斗,風雨同舟砥礪行。 (作者:淄川區紀委 張森)